消金公司是否存在后浪现象?
时间:2022-10-04  浏览次数:663

  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发展有一个后发优势理论,就是后发的国家往往可以通过总结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制度和国家治理经验,克服已有国家的路径依赖的陷阱,以及充分利用日益成熟的先进技术和日益丰裕的外国资本,实现赶超式的发展。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以及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就是明显的例证。

  在微观层面上,很多新兴行业,比如互联网、电商、手机等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行业,最后在竞争中获胜的,大多情况下,也不是最早的一批创业公司。往往是后面进入的,通过学习和借鉴前面公司的经验,或者依靠强大的技术、渠道和资本的实力,最终超越、甚至是淘汰首批公司。这就是所谓的长江前浪推后浪的后浪现象。

  消费金融公司自2010年至今已经12年多了,总共批准了31家。根据成立的时间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否存在后浪现象呢?

  第一阶段2010年-2013年四年期间,首批试点的阶段四家公司,分别是北银,锦程、中银 、捷信。这几家公司发展最好的时间大概在2016-2018年期间,大概是成立后的7-8年左右的时间。

  第二阶段是2014-2017年的这四年期间,属于扩大试点阶段,成立的公司比较多,有兴业、海尔、招联、湖北、苏宁(现为南银法巴)、马上、中邮、杭银、华融(现为宁银)、盛银、晋商、长银、包银(现为蒙商)、中原、长银五八、哈银、幸福、尚诚等18家,是消费金融公司集中成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背景以股份制和城商行为主。

  目前,这些公司已经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中坚力量,占据了头部和中部的大多数。这一批公司发展最好的时间段是在2019-2021年期间,大概也是在成立后的7-8年左右。大致来说,消金公司第二浪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第一浪。

  第三阶段是2018-2021年这四年期间,属于稳步发展阶段,成立的公司数量明显减少,有金美信、中信、平安、小米、阳光、苏银、蚂蚁、唯品富邦等8家。如果加上刚刚批准筹建的建信,也就是第二阶段的公司数量的一半。

  不过,这一阶段消费金融公司初次的******资本规模比前两批明显增大,比如蚂蚁、平安、建信,已经排在所有消金公司的前5名。而且,这一阶段消金公司的股东背景以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和互联网公司等为特点,显示出第三批消金公司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前面两批消金公司。

  第三批公司至少在起点上,已经高于第二批的消金公司。到这些公司成立的7-8年左右,也就是在未来3-5年,这些公司在很大概率上会快速发展,是否会超越第二批消金公司,体现出后发优势,出现后浪现象,值得期待。




上一篇:连续多年国内产金第一!山东黄金瞄准世界500强   下一篇:九九佳节情意浓重阳慰问暖人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