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邪汉乐府究竟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3-02-18  浏览次数:663

  万里长征,红一方面军出发时8.6万人,到达陕北只剩下7千人,红四方面军也是损失惨重,唯独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刘家坪出发时1.7万人,到达陕北时还有1.1万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1936年,在陕北接见部分红二、四方面军将领的一次见面会上,毛主席谈到长征过程减员的问题时,对贺老总还有任弼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你们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让你们转出来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是付出了大代价的呢。二、六军团却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1万人,走过来还是1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习。”

  每个部队的自身情况、敌人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用人数变化来简单衡量什么,同时,红二方面军创造“了不起的奇迹”,也绝非仅仅是因为“在乌蒙山打转转”这么简单。如今80多年过去了,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红二方面军为何能在敌人重兵封锁层层围追堵截之下,转战八个省、征战一年多,神奇地基本保全了原有兵力呢?

  红二方面军改编自红二、六军团,从1934年10月底两军会师,此后一直集体行动。会师时,红二军团称红三军,军长贺龙、政治委员关向应,会师后,按照中央军委指示两军召开军政联席会议,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确定两军团领导班子成员。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关向应任副政治委员,李达担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本来领导红六军团,改任红二军团政委,红六军团军继续由萧克、王震担任军团长和政治委员,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是甘泗淇将军。此时红二军团有4000多人,红六军团有3000多人,总兵力大体8000人,会师后军队统一由红二军团首长协调指挥,这就是红二方面军的前身。

  1935年2月,中央军委要求红二、六军团进一步加强军事上的集体领导,组织了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夏曦、萧克、王震为委员,贺龙为主席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分会,集体领导红二六军团。这一举措,使得红二六军团军事指挥的统一进一步明确和加强。1936年7月两军正式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员仍是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他们都是能力卓越的我党早期优秀干部,合编之前在各自的队伍中具有崇高威望,合编之后他们在关键重要问题上经过合议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且具体问题上都以大局为重保持了一致。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在极度危险的环境中,形成了部队的强大凝聚力,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相比于红二方面军,红一、四方面军的战斗减员来自几次大规模战役的失利,其中最为惨痛的是湘江、百丈关两大战役,而这两次战役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指挥层面的问题。领导班子内部的团结和分工合作,使得红二方面军避免了红一方面军血战湘江、红四方面军喋血百丈关这样的惨痛经历。这也是,毛主席夸赞红二方面的原因之一。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任弼时成为当时五大书记之一,而贺龙则被评为共和国元帅,名列第四,萧克、王震评为开国上将,后来均官至副国级。这足以说明党中央和人民对红二方面军领导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讲到团结,这里有个例子是关于关向应和贺龙的故事,当夏曦剥夺贺龙军权,造成部队军事指挥混乱的时候,关向应及时召开会议指出贺龙是南昌起义的总指挥军事才能和对党的忠诚都是毋庸置疑的,确保了贺龙在红二军团的领导地位。当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张国焘意图裹挟红二方面军南下和中央分裂,派了一些人到红二方面军进行政治宣传。贺龙、关向应等从朱德、刘伯承那里了解到了张国焘妄图分裂的企图,及时发现其意图,只允许他们介绍过草地的经验,其余的不准他们讲,保持了红军队伍的团结。

  贺龙元帅出身贫寒,武艺超群,早年曾跑过马帮,是一位豪侠爽直义薄云天的好汉,天生就具有领袖气质。南昌起义时,贺龙任国民党20军军长,被前来组织南昌起义的周恩来任命为起义总指挥,成为人民军队最早的缔造者。

  南昌起义大部队失败后,周恩来有意安排贺龙到苏联军校去深造,贺龙则认为这个时候国内更需要自己。于是经过周恩来同意,秘密回到湘西,凭借自己的崇高威望,振臂一呼,拉起了一支革命队伍。

  1934年10月24日,红二、六军团会师后,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长征),发动了湘西攻势,短时间内击溃敌军(湘系军阀)3个旅,仅俘虏就达两千多人。一个月不到,先后攻克永顺、大庸、桑植、桃源、慈利诸县城,包围常德,威震岳阳、长沙。随后成功建立了大面积稳固的革命根据地。迫使蒋介石从围追堵截中央红军的部队中抽调了3个师支援湘西围剿红二六军团。1935年2月,蒋介石调动了80余团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部署六路“围剿”,以4个纵队对红二六军团形成合围之势。

  我们知道,中央红军长征最开始的目的地就是去湘西和红二、六军团会和,当时博古李德认为贺龙在湘西发展不错,想利用他们的根据地为依托,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央红军。实际上,当时,红二六军团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重重危机。他们面临湘系军阀和蒋介石四个纵队的重兵围剿:南面是敌李觉的部队、北面是陈耀汉的部队、西面是张振汉部队、东面是陶广的部队,可谓重兵压境四面楚歌。中央红军去湘西的话恰好进入了敌人的包围圈,贺龙他们本身也是身处险境,毛主席认真分析后,改变了中央红军的行军路线,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

  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下面让我们看看贺龙元帅是如何应对的。面对敌人的重重围困,贺龙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动员能力,将游击战争的思想精髓展示得淋漓尽致。在充分分析敌我形势后,结合地形地貌,他做出了向西、向北两个方向突围的战斗设想。贺老总利用当地良好的群众基础,组织兵力在陈家河和桃子溪两场战役全歼了陈耀汉的部队,并乘胜东进佯攻常德,敌人纷纷退守常德之时,贺龙早已率领红军回师桑植了。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对于敌情的把握、战略战术的运用都非常到位,很快,敌军的战略部署完全被打乱,红军转危为安。

  1935年6月,贺龙指挥所部红军包围湖北宣恩,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在忠堡设伏,激战三昼夜活捉了张振汉,并歼敌1个旅、1个师部和1个特务营、6个团。紧接着在板栗园激战两天消灭了一个师部、2个团、1个营,俘敌100多人,缴获长短枪980支、迫击炮6门,另有600多箱弹药和6万块大洋。二六军团在湘鄂西一带的军事活动,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也补充了自己的军需,为万里长征奠定了物资基础。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了48个师130个团,任命陈诚为宜昌行辕主任并代参谋长,对于总兵力不足2万的二六军团进行围剿,红二方面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完成,贺龙任弼时决定也进行长征北上抗日。长征过程中,贺龙指挥部队避实就虚声东击西,在敌130多个团的围剿下闪展腾挪,巧妙突围,不仅没有大的战斗减员还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替红一方面军还了很多欠老百姓的账。

  贺龙元帅在军事上的成就没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等大,并不能说明贺龙元帅的军事能力弱于其他几位元帅,这里面也有机会问题。贺龙元帅领导的军队数量一直比较少,抗日战争中,红二方面军改编为120师,主要负责拱卫中央和保障后勤的工作,解放战争中军队划归了彭德怀元帅指挥。但是,上面的战例充分展现出贺龙元帅的军事才能,包括后来一路打到陕北,非常巧妙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消灭了敌人保全了自我。

  主席说红二方面军长征“没有蚀本”,并不是说红二方面军没有减员,红二方面军人员保持较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大规模战斗减员,在长征过程中,红二方面军边长征边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兵员得到了及时补充。据后来的统计,由于战斗服伤、劳累掉队等原因,红二方面军在长征过程中也损失了1万人左右。说“没有蚀本”只是拿长征出发和结束兵力对比来讲的,实际上红二方面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红军长征是革命力量的被迫战略转移,三个方面军都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事实上也将红色基因带到了北方广袤的大地、抵御了外侮的同时,实现华丽转身,解放了全中国!




上一篇:有关来自未来的人网友会有什么评论?   下一篇:功夫派智字的考验真实原因是什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