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责年轻人不生小孩
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663

  本文讨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越穷越生,越富越不生”是真的吗?第二个问题:年轻人不生小孩是对还是不对?

  4月11日,2023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浪“财经之夜”在海口举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出席并作主题演讲。陈文玲表示,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子女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给你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生小孩的价值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陈文玲所提到的“贝克尔”,是指美国经济学家Gary Becker(1930-2014),曾于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贝克尔的理论中,孩子被认为是以与其他商品相同的方式向父母提供效用。在消费者理论中,没有现成替代品的商品被称为是“正常的”;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这些商品的更多消费。由于孩子似乎没有什么替代品,因此,人们可能会期望生育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当然,除了收入以外,影响生育率的还有其他因素)。

  但贝克尔的理论似乎与现实世界观察到的情况相反,只要留意一下世界各国的生育率,就会发现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富裕国家的生育率较低,贫穷国家的生育率较高。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的数据,按照收入水平的高低划分,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2021年的总和生育率如下:高收入国家平均为1.56,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2.17,低收入国家平均为4.62。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生育率与收入水平是负相关,即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例如,2022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27万美元,生育率不到1.1;2022年美国的人均GDP为7.6万美元,生育率为1.66。

  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1899—1967)也认为“财丁不能两旺”。他说,在一个社会中,上层社会总是慢慢地生育能力就减弱,而下层家庭却热衷于生孩子,也就是“越穷越生”。

  以中国来说,从1950年到2022年这七十多年间,人均GDP提高数百倍,但总和生育率从5.81下降到约1.07。也就是说,2022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1950年的五分之一。下图是联合国发布的1950年至21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其中2023年至2100年是预测值。

  然而,“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真的是一个普遍规律吗?按照常识来理解,收入越高,越有经济能力抚养多个孩子,怎么反而会少生孩子呢?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教育水平较高的人群以及城市居民,收入往往高于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以及农村居民。那么,究竟是教育水平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导致生育率下降,还是收入水平提高导致生育率下降呢?

  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丹布莱克(Dan A. Black)等人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了1990年美国非西班牙裔白人已婚妇女的收入和生育率之间的关系。

  首先观察到的是,高收入家庭的生育率比低收入家庭的生育率要低一些。这似乎验证了生育率与收入水平是负相关。但在这项研究中,还观察到其他一些规律性的现象:首先,教育水平高的妇女比教育水平低的妇女有更少的孩子。第二,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妇女比生活在大城市的妇女有更多的孩子。第三,在终身生育率方面,各组别之间存在差异,较年轻组别的妇女通常有相对较少的孩子。

  这项研究表明,由于收入较高的人群主要是教育水平较高、并且居住在城市的人群,因此,并不是收入水平较高导致生育率下降,而是因为教育水平较高、以及居住在城市导致生育率下降。

  这项研究利用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能源价格的上涨作为对生活在阿巴拉契亚煤矿地区(包括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县)的个人收入的外生性影响。他们发现,煤炭价格的上涨极大地提高了煤炭储量丰富的县的男性收入,但在这些州的其他县(没有丰富煤炭储量的县)却没有这方面的额外收入。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富煤县的生育率也有所提高。事实上,他们发现,收入增加10%会导致出生率增加8%。

  这项研究与“收入越高,生育率越低”的观点相反。生育率与收入水平在表面上的负相关关系,可能是由于没有比较类似的家庭(其唯一的主要区别是收入),或者没有考虑到对收入和生育率有相反影响的社会变化。

  因为生育补贴相当于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发放生育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生育率。

  例如,2019年法国和瑞典用于家庭福利的财政开支分别占GDP的3.44%和3.42%,在欧盟国家中这一比例是最高的两个国家,法国和瑞典的生育率也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用于家庭福利的财政开支占GDP比例均不到2%,这些南欧国家的生育率也远远低于法国和瑞典。

  首先,我不赞成“子女也是消费品”这种提法。因为子女是人,不是物品。“子女也是消费品”这句话,有物化子女的意味。

  其次,即使纯粹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子女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这句话也值得商傕。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养老保障的健全,越来越多的人不靠“养儿防老”。另一方面,抚养子女的成本不断上升。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在目前中国,大部分父母抚养孩子是“亏本生意”,也就是说,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父母一生中对子女的养育付出,是大于子女一生中对父母的回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啃老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养儿防老”已经变成“养儿啃老”。

  既然大部分家庭生育和抚养孩子是“负收益”,那么,年轻人不生小孩,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因为个人一般是趋利避害的。但如果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小孩,也并不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所以,国家有必要出台支持生育的政策,减轻年轻人的生育负担。

  在我看来,催生是国家政策的事;对于专家来说,应该呼吁国家出台有利于生育的政策,但专家并没有责任和义务去鼓励年轻人多生,也不应该指责年轻人不生小孩,因为在目前这个现实条件下,多生孩子对家庭是负收益。如果国家出台的政策,能够使家庭多生孩子成为正收益,那么自然就能提高生育率。如果家庭多生孩子是负收益,那么专家说什么都没用,年轻人还是不愿意生小孩。

  所以,国家财政补贴生育是合理的,如前所说,如果国家没有出台有效的生育支持政策,那么生育和抚养孩子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是负收益;而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中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总的来说是大于他(她)所消耗的社会财富,对于国家来说是正收益。所以,一个家庭生育和抚养孩子其实是以极大的成本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上一篇:金隅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约-792亿元   下一篇:亚服脚本外挂横行暴雪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