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在哪里舞蹈伴奏网友会怎么评论?
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663

  “两湾一宅”是沪西大名鼎鼎的棚户简屋“三湾一弄”的一部分,占地总面积约为49.5公顷,原有居民一万余户,各类企业160家。居住在“两湾一宅”,没有一家医院,没有一家浴室,甚至连一条像样的道路也找不到。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使用马桶和煤球炉,挤在狭小龌龊的空间里生存,深受环境脏乱差和治安不佳之苦。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上海城市建设也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1998年,“两湾一宅”旧城改造启动,这个内环以内最大的“棚户区”也随之淹没在时代洪流之中,成为上海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缩影,被永远留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潘家湾和潭子湾分别是苏州河的第二湾和第三湾。潘家湾之名始于19世纪初,因当时河岸村落中潘姓最多,又恰在河湾处,故名为潘家湾。紧挨着潘家湾的潭子湾因虬江在此与苏州河汇合呈潭子状,称潭子湾。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工业萌芽。潘家湾与潭子湾因紧贴苏州河,借着舟楫之便成为近代中国工业的重要发润之地。上海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大有余榨油厂、因生产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的“飞虎牌”油漆而名声大噪的中国最早专业从事涂料生产的上海振华造漆厂、中国近代第一个机器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都诞生于此。至上海解放前,潭子湾与潘家湾共开设了面粉厂、纺织厂、油漆厂、油脂厂等各类工厂近30家,是当时全中国最密集,最重要的纺织中心和面粉中心。

  工业发展迅猛的“两湾一宅”,也是沪上着名的红色热土。潭子湾大丰里曾是沪西工友俱乐部所在地,1925年改为上海总工会第四办事处。刘少奇、恽代英等工人运动领袖曾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1925年5月14日,纺织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为了反对洋商欺诈工人,不幸被日本大班川村枪杀。为此,上海各界在潭子湾举行公祭顾正红烈士。顾正红烈士之死,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随着工厂越建越多,大批经历战乱和自然灾害,从上海周边、苏北、安徽等地坐船而来的贫苦大众来沪谋生,并在苏州河岸落地生根。白天,他们依靠在工厂做工、做手艺活或小生意挣钱糊口;夜晚,他们就在附近的荒地搭建起草房和“滚地龙”居住。在“两湾一宅”的老一辈居民中,流传有“吃水不清,点灯不明,走路不平,出门不太平”和“宁坐三年牢,不住石灰窑”等民谣。

  “两湾一宅”的首次改变是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针对“两湾一宅”内没有厕所、不通自来水、无法洗澡等民生问题启动了台硌路、给水站、老虎灶、倒桶站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工程,“两湾一宅”的居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当时的“两湾一宅”,难熬的是夏季。碰上晴热高温,棚户房经过一天的暴晒后,到夜晚依旧热得待不住人,很多居民只能拿着躺椅、草席到弄堂口、马路上、苏州河边等凉快的地方露宿一宿。如果碰上台风、暴雨等强降雨天气,年久失修的危棚简屋就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屋子里摆满锅子、水桶、汤碗等接雨的东西,那些家里地势低洼的居民还要彻夜奋战,用脸盆不停地将倒灌进家中的积水排出去。

  今年已年近花甲的徐女士从小就生活在“两湾一宅”,回忆起当年的生活,让她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线天”“水帘洞”“搭天桥”。徐女士告诉笔者,由于住房面积狭小,“两湾一宅”居民翻房子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到最后房子之间近到底楼居民在自家客堂里睡觉,脚伸直都能伸到邻居家里去的地步,这样的弄堂,就被居民们戏称为“一线天”。所谓“搭天桥”,是指对窗的两家人只需要用搓衣板之类的木板搭起一座“天桥”就能很方便地将自家的菜肴与邻居一起分享,有些关系亲密的邻里甚至采用了“今天你家烧饭,明天我家烧饭”的共享模式。至于“水帘洞”则形象描述了“两湾一宅”居民的洗衣和晾晒模式,一根连接两家窗台的晾衣杆横跨狭窄的弄堂,未绞干的洗衣水就会顺着竹竿上的衣服往下淌,让走在弄堂里的人感觉自己像是进了“水帘洞”。

  与住宅犬牙交错的厂房也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年过六旬的刘先生曾是“两湾一宅”的原住民,他原先居住的地方紧贴燃料公司沪西分公司。“当时棚户用的都是煤球炉,我家隔壁就是燃料公司里露天堆放的煤球。那时哪怕天再热,我也从来不敢敞开门窗,因为煤堆煤灰实在是太大了。”刘先生告诉笔者,露天的煤堆经常会被大风吹得尘土飞扬,而拉煤的重型卡车不分日夜装卸煤炭,其噪音也吵得人无法安睡。时隔多年,当年的回忆依然让他唏嘘不已。

  尽管“两湾一宅”逼仄的生活环境与当时全上海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落后,但在局促的空间里,这里的居民和社区干部却本着“不怕差只要抓、因为差更要抓,坚持抓改变差”的“三湾精神”,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陆小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居委干部中赫赫有名。她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先进里弄工作者,连续三届普陀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陆小英在1976年退休后当上了潘家湾仁义里居委会支部书记,凭着一股忘我的干劲,带领党员、群众将一个典型的棚户区变成了市文明单位,成为老百姓深爱的“陆阿姨”。陆小英在社区岗位上整整干了20年,一直奉献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接过了陆小英接力棒的陶美珍、杨兆顺,以及曾任潭子湾万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的梁慧丽等社区工作者,如今都已经成为活跃在普陀的社区工作的先进典型,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用情理化解计生第一难事的全国“计划生育百星”汪凤蝶、“问不倒”的全国优秀民警“两湾”警花张丽萍……这些从“两湾一宅”走出来的社区干部,他们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当中,了解居民实际困难,帮助居民走出困境,用心奉献做了许多实事。

  20世纪90年代,上海进入“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黄金发展期。“两湾一宅”这一上海市区最大、最集中的危棚简屋集中区成为当时“365万平米”旧城改造地块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1998年初,被称为旧区改造“淮海战役”的“两湾一宅”项目正式拉开了动迁的序幕。在社区干部、百姓、企业工厂等各方合力推动下,“两湾一宅”旧城改造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推进,蜗居了半个世纪的居民陆续搬往桃浦、宝山、江桥等动迁居民安置小区。

  1999年7月,中远两湾城打下了第一根桩。时任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动情地说:“我就是潭子湾人。多少年了,我们潭子湾人心里写满了一个‘盼’字。90年代,旁边的朱家湾改造,我们感觉有苗头有希望。如今希望落在了我们头顶上,这里的居民将告别“两湾一宅”,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2005年9月,中远两湾城1-4期竣工。现如今,当你步入中远两湾城,看到的不再是“棚户区”,而是一个气势恢宏的现代化新型小区。站在中远两湾城高楼上俯瞰“两湾”,跃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小区、宽路平坦的道路,和欢声笑语的人们……




上一篇:怀念战友原唱会有什么样影响?   下一篇:有关再嫁天然宅这是怎么回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