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场造梦之旅
时间:2022-09-22  浏览次数:663

  于是,斯科塞斯从他每晚给女儿读的睡前故事中,找到了《造梦的雨果》,并把它改编成电影《雨果》。

  而关于“造梦”,无论是原著作者布莱恩、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还是主角雨果和梅里爱,都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

  电影《雨果》改编自布莱恩·塞兹尼克的小说《造梦的雨果》,曾获得2008年凯迪克金奖,也是第一部获得该奖的绘本作品。

  据布莱恩说,他在读盖比·伍德的《爱迪生的夏娃:探求机械生命的魔术史》时,了解到很多关于发条机器人的故事。

  这不是单纯的小说,也不是完全的绘本,也算不上插画小说、手翻书,甚至电影。这本书是以上任何一种形式的结合体。

  文字像摄影机的镜头一样带着我们在雨果的世界里穿梭,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巴黎在梦里醒来。

  插图本身就像一帧帧的电影画面,黑白素描像极了默片。静态的书有了动态的影像魅力,难怪斯科塞斯的小女儿和她的朋友们都喜欢这本书。

  说起来斯科塞斯早在1953年就对3D电影感兴趣,《恐怖蜡像馆》、《迷宫》等都是那个时期的3D影片。

  除了技术方面的考量外,斯科塞斯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是3D的,只不过我们身在其中不以为然。

  斯科塞斯在拍摄时就利用了3D摄影技术,而不是先拍成2D再转成3D制式,这也是我们在观影时会产生浸入式体验的原因。

  雨果为了破解父亲留下的机器人之谜,在伊莎贝拉的帮助下无意间发现,伊莎贝拉的教父就是当年的电影大师梅里爱。

  年逾七十的斯科塞斯依然会思考:我的下一步作品是在重复自己,还是会对拍摄的电影和周围的世界产生影响?

  小男孩雨果虽然住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但是属于他的地方只有车站里的大钟,巴黎的繁华夜景和美妙清晨都只能透过玻璃钟面向外看去。

  当雨果和伊莎贝拉在梅里爱的房间看到一张张飘落的画稿时,也许镜头后面的斯科塞斯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雨果》是斯科塞斯为他的小女儿创造的奇幻梦,也是为成年人创造的电影诞生的梦,更是为他自己创造的关于记忆的梦。

  当他在咖啡馆感受到《火车进站》带来的神奇魔力时,马上就被吸引。于是他向卢米埃尔兄弟询问是否能把放映机卖给他,被卢米埃尔微笑拒绝。

  他最初的电影创作基本是对卢米埃尔的模仿,但魔术师出身的他很快就不满足于此,他要继续用电影表演魔术。




上一篇:欺骗感情了以为这车是兰博基尼结果是斯柯达?   下一篇:股懂:切换突破口!922盘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