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为负!这个省会失速了!
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663

  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GDP数据,太原GDP为3998.07亿元,增长3.0%。增速大幅跑输了全国5.2%的平均增速。

  增速在已经公布数据的主要城市中位居倒数第二(南昌、兰州、乌鲁木齐尚未公布数据),仅比增速倒数第一的厦门略好一些。(关于厦门,后续会专门撰文分析)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去年同期GDP,太原不增反降,减少了10.07亿元,是目前公布数据的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中唯一一个增量为负的城市。

  在这里解释一下,有人肯定会问,太原增量为负,怎么增速还有3%?GDP增速有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之分,名义增速是差值与去年基数之比,实际增速则需要扣除通胀因素。

  其所依附的山西省与太原一样,也进入了水逆期。前三季度山西GDP较去年仅增加了23.02亿,增量位居全国倒数第一。

  春秋末期,韩虔﹑赵籍﹑魏斯联手灭掉了不可一世的智氏,进而三家瓜分了晋国,山西太原就是故事的发生地,当时叫晋阳。

  当然,南宋以后,由于整个的经济重心南移,山西和太原一度落寞。但是很少人知道,近代的山西其实是中国最富庶地区之一。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指20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这些大城市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因为工业优势和能源优势,“一五”期间国家156个重大工业项目有11个落户太原,分别在上述外围工业区域。

  比如,太原第二热电厂、江阳化工厂、兴安化学材料厂都建在北部工业区;大众机械厂、汾西机器厂、晋西机器厂建在河西中北部工业区;太原化工厂、太原制药厂、太原一电厂都建在河西南部工业区等,从而形成了如今太原的“工业围城”的基本格局。

  这之后的太原基本就是按照北方重工业城市进行规划,主要发展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为重点的能源化工项目。

  在煤炭产业最辉煌的时候,山西和太原都曾无比风光。数据显示,1985年,太原的GDP为44.21亿元,位居中部第四,高于南昌、合肥。当时在全国排名第34位。

  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39家煤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明显下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创5年最低,33家净利润增长率为负值,占全部煤炭上市公司的85%。

  而作为以煤炭以及煤炭的衍生产业(煤焦、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为支柱产业的太原,自然受影响不小。

  这一次阵痛给太原乃至陕西上了一课。显然,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如果永远坐在资源财富之上,躺着过日子,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据《山西日报》报道,2006年到2009年,太原市先后否决332个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关停、取缔777个污染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项目,90座9万吨以下煤矿关闭重组工作全部完成,四个主城区全面退出煤炭和黏土实心砖产业。

  与此同时,太原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互联网信息、系统集成软件、信息服务、大数据、物联网都在快速发展当中。

  太原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合成加工、高品质消费品这4大新兴产业。

  然而,转型何其难?一个城市的产业想要成功转向,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够的。营商环境需要改变,思维需要改变,这些不改变,产业和人才怎么会到来?

  从太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太原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传统产业已经占据大头,占比56.6%。非传统工业增加值占比43.4%。

  在转型路上,太原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重拾电子产业,诞生了一个千亿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一产业2021年的总产值1232亿元,是太原两个千亿产业之一,另一个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尽管新壮大起来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了太原最强的产业,但这个最强产业相比于其他主要城市,微乎其微。

  2021年深圳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2436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苏州(12096亿元),东莞第三(11037亿元)。

  而且,赶巧不巧,偏偏又碰上了中美博弈之下的产业转移时代,让太原刚刚兴起的这一产业,遭受了不小冲击。

  比如2020年才兴起的计算机整机生产产业,2020年产量为13.11万台,2021年增至25.27万台,2022年只有4.73万台。

  2020年,太原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不足40%。山西民营企业100强,太原只有13家企业上榜,且无一问鼎前十。太原1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只占了3席。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太原第二产业(广义制造业)增加值1577.39亿元,仅增长1.3%。此外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前8个月(1.1%)减缓0.1个百分点。9月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7.9%。

  这一增速去年年末就已经降至0.2%。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跳水如此严重,太原GDP增量为负可想而知。

  太原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7.0%;下降14.0%,降幅比一季度(下降19.9%)收窄5.9个百分点。

  在投资下滑的背景下,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依旧占太原全市固定投资超三分之一,可想房地产冷场对太原经济的影响。

  去库存号召下,2016年,太原发布《关于做好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速开启了货币棚改模式。不光太原,整个山西都按下了货币棚改的快进键。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山西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消化周期保持在10个月左右,可售面积消化周期控制在18个月以内。

  2017年年初,山西省住建厅再次明确,2017年山西要打通去库存与棚户区改造之间的通道,积极推行棚改货币化安置。可售面积消化周期大于36个月的市、县,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80%,可售面积消化周期在18个到36个月之间的市、县不低于60%,其他市、县原则上不低于50%。

  在这种背景下,太原房价从2016年的8000元/平方米左右一路狂飙至2018年的1.3万元/平方米左右,涨了62.5%。

  没有了棚改支持,太原开启了漫漫下跌之路,房价从1.3万元的顶部一路下滑,2021年跌至万元关口,2022年跌破万元。

  第三,在继续壮大升级传统工业的同时,要不断布局新兴产业,改变产业单一、薄弱的特点,才能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




上一篇:上海今年首个高分楼盘诞生:近93分、均价105万平   下一篇:市盈率是负的什么意思?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