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源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时间:2023-10-15  浏览次数:663

  秘鲁谚语说:“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天的声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便利民众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好。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仿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百川源头各不相同,但最后都归于大海;百家学说事业各不一样,但都以天下太平为最终目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华民族以民为本的优良传统,体现在古圣先贤的治国理政思想中。细读《论语》我们发现,“富民教民”是孔子提出的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孔子看来,为政者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是使百姓先富起来,然后在富民的基础上教化民众,使其能够富而不骄,富而好礼。

  如何富民?孔子提出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等主张。“惠而不费”,就是要求为政者施惠于民,节约用度;“劳而不怨”,就是要求为政者使民以时、节省民力;“欲而不贪”,就是要求为政者当求百姓之利,不为一己之私。

  为了实现孔子的这些主张,孟子还提出了“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等具体措施,就是在分配给农民土地之后,保证其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民众的税赋,就可以使民众富足起来。

  孔孟的这些为民、安民、惠民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致成为他们治国理政的理念和亮点。

  与古人相比,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更加注重人心向背,更加倚重人民主体地位,更加看重民意民情,更加尊重人民追求幸福的权利和愿景。这一切不仅写在党章和党的重要文件中,更体现在党的领导人的全部价值追求和治理实践中。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十分关心群众的实际利益,并撰写《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教育全党要关心和解决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柴米油盐、疾病卫生、婚姻等问题。

  在延安,他了解到有两个村子的妇女不生娃,立即找到时任延安市委书记的张汉武商量对策,并亲自布置有关部门查找原因,发现不生娃与当地饮水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有关,即让中央医院对饮水进行彻底消毒并建立了防污染措施。十个月后,两个村子的人家纷纷添娃。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我们党始终如一地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成为最温暖人心、最鼓舞人心的词汇;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成为新时期治国利民的目标任务,并转化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项民生工程。




上一篇:【“一带一路”10周年·访谈】戚义明:共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平台而非“新殖民   下一篇:一桨在手御水而行!2023全国桨板冠军赛热烈开赛!
推荐内容